close
平價服飾外約外送外叫坐月子餐黃金酒吧中國時報【林欣誼╱專訪】

台灣曾有一段美國大兵進駐的歷史,一九五○到六五年的「美援年代」,當時阿兜仔帶來經濟援助和軍事保護,因此可以見到穿著美國麵粉袋內褲滿街跑的台灣孩子。美國還曾送來廿五隻小毛驢,但是小毛驢來台灣做什麼用途讓官員想破腦袋。美國還送學生來台灣當「草根大使」,下鄉荷鋤騎水牛體驗農家樂,台灣還曾出現一齣連續劇《美國草地人》以此為題。

這些正史之外的「鳥事」少有人知,專研台灣農業發展的學者劉志偉推出新書《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》,重現當時社會情景,讓人噴飯。

卅九歲的劉志偉在紐約州立大學賓頓漢分校取得社會學博士,現為世新大學博士助理教授。劉志偉雖埋首研究,但愛開玩笑,充滿草根味,愛看周星馳電影,在學術圈中,顯得頗為反骨。他笑說自己只會寫兩種文章,一種是論文,另一種是戲謔搞笑文。劉志偉搔搔頭說,自己就是做不來文青,比如當研究助理時大家桌旁貼的是藝術電影海報,「我偏偏掛了維尼熊的吊飾。」

劉志偉一九七三年生於台北永和,爸爸是老兵,他從小在眷村聽著「反攻大陸」口號長大,家裡經濟並不好,一路念到博士需靠自己賺獎學金。「考大學時我爸還暗示我,外食很貴,最好考上能中午回家吃飯的學校。」政大社會系、清大社會所畢業後,他赴美留學,二○○八年學成返台。

他坦言,自己背後沒有大家族的支撐,不安全感高,但也許正因這樣的家庭養成,讓他看問題不會那麼抽象,比起學界中大多出身不錯的同儕,他更自覺:「我們這些所謂的精英,一路享有很多資源,身為學者的責任是什麼?」他也更有意識,作研究不能往學術象牙塔去,也不能只是把論文寫得越來越難懂,必須讓所有人都能懂。

劉志偉表示,農業在學術圈非常冷門,他留美時研究台灣糧食問題,從台灣如何從米食大國改吃麵食,還有台灣養豬業的突飛猛進,發現了美援時代的政策影響甚大。美國為了消耗過剩糧食,在亞洲推廣小麥、麵食,也讓台灣豬從地瓜改吃玉米。

二○一○年他擔任農委會「台灣農業發展百年專書」計畫主持人,密集閱讀台灣戰後農業檔案,發現更多與美援相關故事,這些難登學術殿堂的題材成了他在《豐年》等刊物的專欄,最後結集成書。

劉志偉直言,他很不滿台灣現在處理農業問題的態度兩極,「不是訴諸文青式的鄉愁,強調土地的芬芳、阿嬤家的飯菜香,就是一味的悲情,所有農民都被壓迫。」

他說,這兩種策略與觀點早就過時,對農業未來也毫無幫助,「其實農村沒那些人宣揚的那麼美好,也沒那麼悲慘。」

因為一向喜歡嘲諷冷酷風格,永遠寫不出「陽光灑下,土地在呼喚著我」的這種文青式句子,劉志偉期許自己成為「在這個冷門領域中成為研究台灣農業發展最具代表性的人!」


以下內文出自: 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美援年代的鳥事-笑中有辛酸-213000791.html高雄一夜情人藝術燈飾水果星球運動鞋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李俊凱 的頭像
    李俊凱

    健亨網路行銷-seo上首頁 下拉關鍵字 部落格行銷

    李俊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